传统的失眠治疗模式存在过程复杂、成本较高等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便捷和低成本的失眠数字疗法(DTI)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然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 DTI 的相关规范。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国内睡眠医学和医学工程领域的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制订《失眠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针对 DTI 的定义、适应证、核心原理、研发设计、推广应用、教育培训、数据保护、伦理监管等进行阐述,以期为 DTI 提供全面而规范的参考和建议。
DTI 定义
DTI核心治疗原理
临床应用
患者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DTI 的治疗依从性通常不高,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使 DTI 能够覆盖偏远或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减少卫生费用及时间的花费,进而减轻公共卫生负担,进行 DTI 的普及、推广与教育十分重要。
培训与认证
DTI 培训要求接受培训的人员具备睡眠医学或心理学专业的学术背景和理论基础。
评估技术
主观评估:
推荐意见 2
数字化睡眠日记或量表可以评估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主观睡眠困扰和日间障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1B)
客观评估:
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但是需要在睡眠实验室中进行,难以普及。随着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和家用睡眠监测设备已经进入市场。这些设备利用心率计、接触式电极、血氧传感器、光传感器等传感器采集信号,为患者提供更简单、快捷的方式来监测睡眠模式和质量。目前已开发多种数字化睡眠监测设备,如手机应用程序、体动记录仪(手环)、雷达技术、床垫下传感器、额贴式脑电记录仪等,通过客观地记录患者的睡眠时间和节律,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睡眠评估。一项近期研究显示,可穿戴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DTI 的疗效。
推荐意见 3
PSG 作为核心诊断工具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体动记录仪可以评估和监测昼夜节律紊乱。(1A)
推荐意见 4
其他新型睡眠监测技术的临床效用需要进一步验证。(1B)
干预
推荐意见 5
dCBT-I 经济、有效,可以作为 DTI的主要干预措施。(1B)
推荐意见 6
dBBT-I 可作为失眠症辅助治疗。(1B)
推荐意见 7
dISR 可快速改善失眠及日间功能,安全性与 CBT-I 相当。(1B)
推荐意见 10
神经调控技术有助于改善伴发焦虑、抑郁和疼痛的失眠症,其中声音闭环刺激可以通过监测大脑活动,主动调节睡眠深度。(1B)
移动应用
AI
AI 是指基于大量数据进行无监督、有监督或自监督训练等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从数据中学习和发现模式,进而使模型具备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的技术方法。AI 可以在 DTI 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穿戴设备与生物传感器
推荐意见 11
智能手机移动应用具有可及性、可负担性、互动性、个性化、保密性等优点;设计 DTI 的移动应用时,应确保可用性,并考虑特殊需求人群与失眠症患者的特殊需求。(1A)
推荐意见 12
推荐意见 13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在 DTI 中有较高的应用潜力,然而现在的模型存在生成不准确、虚假、甚至有害的内容风险,且该类模型在直接面向用户的应用场景中责任归属不明晰,监管与法律并未完善。因此,推荐谨慎使用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使用前需要对模型进行全面评估。使用时需要医生的监督和过滤,并且明确医生为最终责任人。(2B)
推荐意见 14
可穿戴设备与生物传感器可以为患者提供简单和便捷的睡眠监测,但是其信效度还需进一步验证。该类设备的性能评估需要标准化,考虑其传感器参数、固件、软件与算法等方面,确保测量结果的信效度。需要增强业界、学界和医学界间的合作,使厂家的需求与临床和研究的需求保持一致,并建立相应标准。(2A)
数据管理
技术与设备的更新换代
缩小数字鸿沟
跨学科的合作与创新
《失眠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名单
共识专家组(以姓氏拼音排序):艾思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睡眠与节律医学中心),陈贵海(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睡眠障碍科),冯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 睡眠医学中心),高东(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睡眠心理中心),高雪梅(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顾平(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韩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胡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胡志安(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黄志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贾福军(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李馨(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李韵(汕头大学医学院睡眠医学中心),李庆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李善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李延忠(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占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刘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刘响(中国运筹学会医疗运作管理分会青年理事),马靓(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时杰(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孙洪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唐吉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唐向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王赞(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王菡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睡眠科),王玉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魏世超(福建省立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吴惠涓(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谢小磊(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谢宇平(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睡眠医学中心),许志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薛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叶京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殷善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詹淑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张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 睡眠医学中心),张捷(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熙(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张红菊(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赵忠新(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周俊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朱雨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样式(勿删)
样式(勿删)
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专注心身健康 助力健康中国
公众号
样式(勿删)
样式(勿删)
在线留言